联系人:杜弦
联系电话:028-62038918
邮箱:scfdkj@126.com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交子大道88号(AFC中航国际广场A座603A)
网址:http://www.scfendikeji.com
全民健身 热度攀升
图①:暑假,河北省内丘县体育公园里,一群孩子在踢足球。刘继东摄(人民视觉)
图②:安徽省蒙城县把公园、广场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吸引大批市民到公园运动健身。胡卫国摄(人民视觉)
图③: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河智慧体育公园里,一位市民正在体验智慧健身设备。
谢贵明(人民视觉)制图:潘旭涛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近年来,全民健身热度持续攀升。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构建统筹城乡、公平可及、服务便利、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当前,各地进一步优化资源布局,扩大服务供给,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
山西
健身氛围越来越浓
本报记者 付明丽
晨跑、散步、骑行……在山西省太原市,贯穿汾河景区全境、总长75公里的滨河自行车道自去年5月贯通后,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健身房。
“过去一年,我经常骑车上下班,来回1小时,既是通勤,又能锻炼。”上班族杨晓雪打开“汾河自行车智慧健身服务系统”小程序,给记者展示她的累计里程,“你看,我都骑行了2000多公里了。”
山西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山西将用5年时间,沿汾河流经市、县,在城区范围内建成汾河自行车健身长廊,为市民广泛开展健身运动提供新空间。
在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社区的长风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健身、瑜伽、篮球、动感单车等健身项目一应俱全,这里是全国首批7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试点之一。
“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打打羽毛球,暑假还给孩子报了篮球课。家门口有了这样一个健身房,非常方便,并且办年卡也不贵。”家住附近的张文军说。
2021年,山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2.31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人均面积1.8平方米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山西计划新建或改扩建40个以上体育公园,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此外,山西将以开发空闲用地、改造老旧厂房等方式,建设100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到2025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2.6平方米。
“现在练习太极拳,出门10分钟一定能找到一个公园。”山西省大同市杨氏太极拳协会主席王志强说。他从20多岁练习、推广太极拳,到现在已经40年,会员也从一开始的几百人发展到上万人,“政府还特地在大同市展览馆划了一块场地,让我们推广太极拳,带动更多人健身运动。”
在不久前结束的大同市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4个组别、27个项目尽展群众体育风采。作为组织者,王志强也见证了这3年运动会的变化,“活动规模大了,参与范围广了,项目也更丰富了,健身氛围越来越浓厚。”
不仅是全民健身运动会,山西以赛事体系带动全民健身,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将偏关老牛湾国际马拉松速度滑冰越野赛、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太行山大峡谷国际攀岩赛、尧城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等赛事做出影响力,加快体育与康养、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
全民健身热潮的形成,离不开政策的保障和推动。今年2月,《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山西将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到2025年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县、乡、村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
河北
健身场地足热情高
本报记者 马 晨
“好球!”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大街与跃进路交口的一处笼式篮球场内,一场三人制比赛激战正酣,26岁的闫宇航一个勾手,篮球应声入网。漂亮的软塑地面、崭新的球架、来去如风的身影,让人们感受到运动的魅力。
“以前场地少,想打球要排队,现在出门就有场地,不用为四处找球场犯愁了!”闫宇航说。自打2021年开始,石家庄市陆续建了不少球类笼式运动场,他家门口的临街市场集体搬迁,腾退后的空地也成了笼式篮球场。
让生活更具品质,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河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9.3%,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16名,带动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000亿元。
场地设施是基础。近年来,石家庄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成果显著。“今年,石家庄市将建设200处公共球类运动场地列为全市惠民工程之一,其中首批建成的81座球类运动场已于4月向社会开放。”石家庄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乔恒利说。
场地有了,体育指导也不能少。“这些年,石家庄市大力扶持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形成了由市体育总会、各单项体育协会为引导,以活动站点、晨晚练点为辐射点,体育社团为脉络的全民健身网络。”石家庄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主席张晓丹介绍说,目前石家庄市已有在册的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27535人。“他们活跃在公园、社区和乡镇的健身场所,引导大众参与全民健身。”
青少年群体体育锻炼至关重要。“大家的身体要微微向前倾,双手轻轻舒展开,跟着老师一起练习基本动作……”在河北省任丘京师学校的仿真冰滑冰馆内,教练指导孩子们进行滑冰训练。
为抓好青少年体育锻炼,任丘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业余体校全部专业教练员13人组成教练组,全部下沉到市区及其周边的中小学校。在担任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同时,会同学校的体育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及双休日、寒暑假进行体育训练,开展田径、跳水、游泳、乒乓球、篮球、拳击、足球、武术、冰壶、轮滑等项目训练工作,做好青少年体育项目的技能普及。
“全市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并且各校打造1至2项传统体育项目,创特色品牌。”任丘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耿勇男说,学校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民间特色体育、趣味体育等相关体育项目,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创造性、趣味性,扩大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
为进一步调动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任丘市通过日常体育课和赛事选拔出优秀体育人才,成立各项目训练队,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夯实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础。赛事的增多,激发了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福建
智慧体育公园受欢迎
本报记者 施 钰
华灯初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河智慧体育公园内人多了起来。“上班久坐容易腰酸背痛,吃完晚饭来这拉伸一下,舒服不少。”市民罗芳坐在智能推举训练器的坐板上,双臂向上推举伸展,她身后的电子面板上显示出推举时间、次数与消耗热量等数据。“运动量一目了然。”做完一组动作,罗芳指着训练器说,“手机扫描器材上的二维码,还能看指导视频,我们的运动姿势也更加标准了。”
在罗芳的印象中,原先公园里健身设备简陋,夜晚灯光昏暗,存在不少安全隐患。2021年7月,改造完成的西河智慧体育公园向公众开放。篮球场、足球场、红土网球场、小轮车泵道、智慧健身跑道等健身场所分布于公园各个角落;体质检测器、椭圆漫步机、竞赛健身车等32种智能健身器械齐备。“公园基本能满足各个年龄段的健身和休闲需求,市民进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内容。”公园运营方负责人李轶峰介绍,2021年公园累计服务运动人群超15万人次。
“现在5分钟就能走到公园,我们一家人晚饭后都喜欢来公园锻炼。”罗芳说。近年来,福建省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条件,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据统计,截至目前,福建省已建成智慧体育公园28个,在建20个,截至2021年底,福建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1平方米。据悉,“十四五”期间,福建省还将新建或改扩建100个智慧体育公园和一批全民健身设施。
“三分建、七分管”,让好用的健身设施被用好,还需做好运营管理工作。2020年,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和维护管理指引》,针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维护中出现的一系列情况进行了细致指引。
公园管理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正盯着大屏上的智慧体育综合管控平台,屏幕上,体育公园的人流、设备、环境等数据实时跳动。“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段与不同地点的人数科学安排现场管理人员,大大提高了管护效率。同时,平台能在线管理运动场地的门禁、灯光、广播等设备,市民可以在线预约场地,扫码自助进场。”李轶峰说。
晚上,家住公园附近的市民王猷辉扫描篮球场门口的二维码,大门打开,灯光同步亮起。“在家线上提前预约,到点就能扫码进场,特别方便!”王猷辉一边热身一边说,“最近报名参加了公园举办的篮球赛,趁下班休息和朋友多练练。”
李轶峰介绍,西河智慧体育公园以“免费+低偿”形式向公众开放,通过低价场地预订服务、开设体育培训课程、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等方式,在达到整体收支平衡的同时,持续激发市民健身热情。
“福建省将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破解有效供给不足的难题,让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在‘量’与‘质’上都能满足群众的健身需要。”福建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安徽
构建“十五分钟健身圈”
本报记者 徐 靖
夏日傍晚,暑气刚散,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清华园小区居民赵新忠与老伴申昌秀带着双胞胎孙子,一如往常来到家门口的塘西河体育公园散步。
“这里与我家只隔了两个红绿灯,体育设施很完善,有专业的跑道,太适合我们这些慢跑爱好者了。”赵新忠说,“孩子们到这里也撒欢地玩。”
塘西河体育公园位于广西路以东、塘西河沙滩公园与滨湖轮滑场之间,占地面积约83亩,于2016年10月建成开放,以全民健身为主旨,包含足球场、篮球场、健身广场及儿童乐园,是周边市民周末、晚间最喜爱的打卡地。公园可以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需求,日均健身约560人次,全年约20万人次。
“孩子在这里滑轮滑,和小伙伴一起打乒乓球……能玩的可多了,常常玩得不愿回家。”申昌秀说,这里还有广场舞队伍,自己偶尔也加入其中,舒活舒活筋骨。
为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安徽省构建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五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2021年全省建成3583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场地设施面积增加335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6平方米。2022年全省计划建设3500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到2023年,安徽将对全省已配建健身设施的小区和所有行政村的健身设施进行全面维修改造提升,对未配建健身设施的小区进行配建,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安徽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张伟说。
据了解,未来,安徽省还将进一步深化、细化全民健身各项举措,不仅在小区内完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还将在小区外加快城市健身步道建设。吸引社会力量利用城市空闲地、老旧厂房等空间资源以及可复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娱乐、商业等设施资源,按照“因地制宜”“一处一策”的原则,建设一批“口袋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等。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施体育场地“一场两门、早晚两开”,新建学校按开放条件设计、建设体育场地设施。
在场地设施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安徽省大力创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大力推广群众性冰雪运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赛事活动,2021年全年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3723场、345万人参加。
“接下来,安徽省将推动体育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教会群众1—2项运动技能。常态化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和省、市、县、社区(村)四级联赛,带动群众健身发展。”张伟说。
广东
为健身挤出更多空间
本报记者 洪秋婷
雨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传来一阵阵热情呐喊,一场“闪现潮跑”活动正在热烈举行。广州市田径协会发动70名会员“跑友”分批跑步6.1公里,并用潮流运动方式组团打卡。
“我住天河北,平时也喜欢运动健身,打完卡还能抢优惠券,现场有抽奖活动,你也可以试试。”广州市民李女士说。据介绍,“群体通·云健步”线上徒步活动在广州掀起了运动新高潮,吸引了近10万人次直接参与。
近年来,广东全民健身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5000多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4500万人。
在珠海市,匹克球和沙滩气排球等小众体育项目正逐渐走进大众生活。击球、拦网、扣杀……一连串动作酣畅淋漓,在大镜山社区公园,许多市民挥拍击打匹克球,这项新兴运动兼具健身性与趣味性,正成为都市群众休闲运动的“新宠”。
除了推广新兴运动,广东还盘活既有体育场馆,更好地激发群众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热情。
不久前,深圳市福田区77所中小学超300片体育场地向社会公益开放,市民可通过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一键预约”入校健身运动,这一举措让体育场地“触手可及”,让运动人群有地可去,受到市民欢迎。据介绍,福田区积极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共建共享,辖区内释放体育场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广东更加合理利用空间,建设社区体育公园,满足人民群众全民健身运动需求。
“我后面这个以轮滑运动为主题的极限运动公园,是利用高架桥底的一块闲置空地改造而成的,以前我们这些滑板爱好者只能各玩各的,现在有了一个聚集点,大家在一起运动,更加愉快。”佛山市民莫先生告诉记者。
在佛山市南海桂城,各式各样的体育公园分布在小区之间、道路尽头、桥下空间甚至拐角空地,为市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更多灵活的选择。
“近年来,广东立足城市建设密度高、可利用空间有限的实际情况,指导各地充分利用尚未利用的城镇边角地、插花地、街头绿地及城镇建筑物立体空间等,建成一批具有体育锻炼和文化休闲功能的社区体育公园,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2021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初步成果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广东现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约31万个,场地面积约3.2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2.5平方米,其中各类足球场地数量约1.16万个,篮球场地超10万个,健身步道5660个,总长超1.9万公里,城乡“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